发布日期:2021-2-19 来源:本站 返回列表
本项目培育出我国第一个人工选育的海水养殖动物新品种中国对虾“黄海1号”,具有以下优点:同比体长比未选育群体平均增长8.40%,体重增长26.86%;发病率不足10%,而采用未经选育的对照池发病率在30%-40%。2004年1月通过国家水产原良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获水产新品种证书,被农业部确定为2006和2007年水产主导推广品种。
本项目建立了中国对虾SPF苗种生产和抗WSSV种群选育技术工艺;发明了对虾暴发病病原核酸探针点杂交检测试剂盒、T-E (台盼蓝-伊红)现场诊断技术、单抗ELISA检测技术及核酸探针-PCR技术等暴发性流行病快速诊断技术;发明了肽聚糖免疫增强防病技术,能明显提高对虾的非特异性免疫指标;建立了半地下式塑料大棚对虾工厂化养殖模式、对虾深池高坝养殖模式和对虾生态养殖模式。综和运用该技术体系的对虾养殖试验成功率达90%。
本项目申报国家发明专利12项,已获授权7项;发表论文107篇;形成国家标准1项,行业标准1项。通过项目实施带动,建设国家级中国对虾遗传育种中心1个,国家级中国对虾良种场3个,对虾工厂化无公害养殖试验示范基地5个,为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技术支撑。
中国对虾选育种群已推广到山东、辽宁、河北、江苏等地区。目前,年越冬亲虾10万尾,年育苗数量15亿尾,养殖面积达30万亩以上,产值超过15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