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好动力和评价导向问题 以科研成果转化增强“第一动力”
英国《自然》杂志日前发布的《2015中国自然指数》显示,我国对世界高质量科研的总体贡献居全球第二位,仅次于美国。这说明,我国科研无论在水平上还是在成果数量上都有了长足进步。但是,我国科研成果与实际应用之间依然存在巨大鸿沟,科研成果转化并不理想,这也导致社会上对科研工作的诟病之声不绝于耳。不断增强创新这个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必须高度重视科研成果转化,促进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
当然,并不是所有科研成果都能直接转化应用。在科研成果中,有一部分属于基础研究,主要是认知上的进步,不能马上就对应产生某种应用、技术或者产品。简单地要求所有科研成果都转化应用,既不现实,也不利于科技发展。
那么,除了基础研究,我国科研成果转化不顺畅,原因何在呢?从实际情况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我国在科研投入上以国家为主。国家一般无法给科研工作者出具体题目,而只能是大类引导,在具体科研项目与方向选择上则更多依靠科研工作者本身的所学专长和研究兴趣,对现实产业需要、社会需要的考虑不够。这就导致很多科研项目只是为了科研而科研,解决现实问题和生产发展需要的目的性不强,缺乏足够的“落地”条件。其次,企业缺乏科研投入的动力。企业需求是科研成果转化最重要的动力。但我国一些企业更重视短期经济效益,科研投入一直处于较低水平。再次,科研成果评价导向存在偏差。无论高校还是科研院所,科研成果评价体系中论文、奖项、科研项目数量的权重极高,而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指标相对欠缺。这导致科研人员对成果转化不上心。最后,配套制度机制不健全。实验室里的科研成果不是拿过来就能用的,转化为实用技术或产品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不仅需要时间投入,需要巨大的人力和资金投入,而且存在失败的风险。我国从事科研成果转化的专业化中介组织还不健全,与技术创新相配套的风险投资制度尚不完善,缺乏促进技术与资金相结合的良好环境。
促进科研成果转化,核心是解决好动力问题。2015年印发的《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实施方案》,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要打通科技创新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通道,充分发挥科技第一生产力、创新第一动力作用。只有将这一方案中提出的改革措施落实到位,我国数量庞大的科研成果才能快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更好服务于产业升级需要,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为此,首先应调整国家科研经费投入方向和结构。通过经费投入方向和结构的调整,使科研人员更多面向社会需要做研究。国家财政资金在科研经费投入上应以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为主,促使科研人员主动向企业靠拢,进而解决科研成果转化的动力问题。其次应解决企业的科研投入积极性问题。完善相关政策,引导鼓励企业重视增加科研投入。比如,对国有企业科研经费投入提出明确要求,并列入企业年度考核指标;落实企业科研经费投入抵免税政策,鼓励引导企业拿出更多资金投向技术研发、产品创新。再次应完善科研成果评价机制。完善科研成果评价机制,目的是从导向入手解决科研成果转化问题。对科研成果应实行分类评价,不能唯论文、唯科技奖项、唯项目数量论英雄。目前的科研成果转化评价对专利尤其是发明专利比较重视,但这远远不够;社会效益评价和经济效益评价如何有效纳入科研成果评价,更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作者为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主任)
《 人民日报 》( 2016年08月29日 07 版)